硅钢片,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亦是产量最大的金属功能材料,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
它的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技术严格,国外的生产技术都以专利形式加以保护,视为企业的生命。
电工钢板的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特殊钢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我国冷轧电工钢数量、质量、规格牌号,还不能满足能源(电力)工业发展的需求,在生产技术、设备、管理及科研等方面与日本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冷轧电工钢发展阶段(1930~1967年) 此阶段主要是冷轧普通取向硅钢(GO)板的发展阶段。
1930年美国高斯采用冷轧和退火方法开始进行大量实验,摸索晶粒易磁化方向<001>平行于轧制方向排列的取向硅钢带卷制造工艺。
1933年高斯采用两次冷轧和退火方法制成沿轧向磁性高的3%Si钢,1934年申请专利并公开发表。
1935年Armco钢公司按高斯专利技术与Westinghouse电气公司合作进行生产。
之后,Armco钢公司采用快速分析微量碳等技术和不断改进制造工艺及设备,使产品质量逐步提高。
直到1958年在掌握MnS抑制剂和板坯高温加热两个前工序制造工艺后,制造取向硅钢的专利技术已基本完善,产品磁性大幅度提高且稳定。
1959年开始生产0.30mm厚产品,1963年生产0.27mm产品。
40年代初,Armco钢公司开始生产冷轧无取向硅钢板。
1963~1967年期间,英国、日本等国家陆续停止生产热轧硅钢板。
热轧硅钢板逐步被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和冷轧取向硅钢板所代替。
高磁感取向硅钢发展阶段(1961~1994年)1961年,新日铁在引进Armco专利基础上,首先试制AlN+MnS综合抑制剂的高磁感取向硅钢。
1964年开始试生产并命名为Hi-B,但磁性不稳定。
经过15年的持续改进,Hi-B钢制造工艺已日臻完善,并于1968年正式生产Z8H牌号。
从1979年开始,新日铁和川崎公司采用提高硅含量、减薄产品钢带厚度和细化磁畴技术,陆续生产了0.30、0.27、0.23及0.18mm高磁感取向硅钢新牌号。
无取向B35A300硅钢片35ww440硅钢片现货供应